每年从上一年度全国出版的20多万种中文新书中评出20种获奖图书、60种推荐图书,而且不是每年都能评满的,
也正因为“文津奖”评选机制完备、评委学科背景丰富、评审过程公正,在许多读者心中,便有了图书界“诺贝尔奖”的俗称,是我国针对社科、科普、少儿三大大众图书类别所设立的最高奖项。
今年的4月19日,恰逢“谷雨”时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祀“文祖仓颉”的传统,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在这天发布,不能不说是一场完美的巧合。
本届文津奖社科类获奖图书的竞争极为激烈,从我国2023年新出的1289种社科类仅选出8种获奖图书,中信出版集团的新书《看不见的孩子:一座美国城市中的贫困、生存与希望》就是这里面之一。
今天,阿信邀请到了这本书的策划编辑陈彬老师,为你讲述这本书让人感动之处,以及中文版诞生背后的故事。
《看不见的孩子》是中信出版集团旗下子品牌“新思文化”2023年出版的新书。
大家耳熟能详的《企鹅欧洲史》系列,广受军迷好评的《太平洋战争三部曲》,论述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与现代中东形成的鸿篇巨著《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等经典作品,都出自于这个编室。
去年,获得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的《大脑传》也出自“新思文化”,并且也出自同一位策划编辑,陈彬。
陈彬回忆,自己的主要工作其实是负责科普类图书,社会纪实类图书本来不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以内,但在《看不见的孩子》英文版正式发售前几天,不经意间在《》上读到了一篇提前释出的书评。
书评中讲述的《看不见的孩子》中,主人公父亲试图拿着一些纸巾去商店强买强卖式的打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陈彬说:“当时我就在想,人要绝望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出这样荒诞的举动。”
另一个打动他的内容是主人公的外曾祖父的经历:为了他的国家,他在二战战场上英勇战斗,屡获嘉奖,回到美国后却享受不到退役白人军人享有的种种扶助,连一份工作都特别难找到,最终郁郁而终。
读完书评后,陈彬觉得这本书值得加入自己的想读列表,这本书并不像很多类似题材的图书那样只是沉浸于“喊冤”式的罗列贫困现象和社会问题:
这本书对我产生吸引力,一种原因是它没有忽视造成这些现象的个人原因,更是因为它深入探讨了贫困和阶层固化现象的历史因素和代际传递。
还有就是作者的写作策略:写孩子。儿童始终是无辜的,即便他们的父母有种种不是。
让这本书更上一层楼的是作者的后记。这篇后记把作者写作策略的选择,写作的逻辑,与这个家庭的互动和交流,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很好地展示了出来。
其中一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我们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作为研究者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是特权,不是权利。在伦理的两难之中挣扎是我们为享受这种特权而付出的代价。”
读完这篇书评后,直觉告诉陈彬,如果这本书能出中文版,一定会有不错的表现 ,因此立即就报了这本书的选题,最终获得了版权。
《看不见的孩子》中文版还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联合国前高级翻译、资深译者林华老师作为这本书的译者,不仅文笔流畅,而且充分还原了作者原文的笔触,在有必要的地方还做了细致的注释。
《看不见的孩子》的作者安德里亚·埃利奥特早在2007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新闻专题报道类)。
这本书是她对一个纽约的贫困黑人家庭做了历时8年的跟踪报道,参考援引了14325份各类官方文件后,写下的一部“记述美国贫困和阶层固化的里程碑级著作”。
不仅斩获了包括2022年度普利策奖(非虚构图书)在内的5项图书奖(另获4项提名),还入选了《》年度十佳图书、《时代周刊》年度十佳非虚构图书、《》年度最佳图书等英美著名媒体的年度书单。
安德里亚·埃利奥特也成为迄今唯一一位既获得过普利策新闻报道奖,又获得过普利策图书奖的女性。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导致贫困的原因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体系的,族群的,历史的……要写好这样一个问题,并非易事。
埃利奥特选择了一个绝佳的策略:写孩子。她把书聚焦在这个家庭的大女儿达萨尼上,并借助达萨尼串联起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以及家族历史的故事。
毕竟,孩子是局外人,他们的存在和贫困都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说美国贫困儿童(2012年人数为1 600万)不佳的生存状况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或者说他们穷是他们自己的错误选择所致。
达萨尼的童年有近四分之一是在布鲁克林一个叫奥本家庭收容所的地方度过的,一家10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年仅11岁的达萨尼已经是家里的“小家长”,学会了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对收容所中各种声音分门别类:婴儿的哭闹声,邻居宠物犬的吠叫声,还有瘾君子四处游荡制造的声音……
美国有138万无家可归的儿童,每大约12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纽约,这就是他们当中很多人的生存环境。
香奈儿小小年纪就因为闹事被学校开除,之后混迹街头,加入帮派,人称“红夫人”。孩子出生后,她又在治疗疾病时因为医生滥用镇痛药奥施康定造成药物成瘾,疏于对孩子的管教。
还在上小学时,香奈儿就曾被人多次性侵。年幼的她一度和母亲无家可归,流落街头。
无上的童年则“全是暴力”。5岁那年,一个枪手破门闯入他祖母的家,连开了7枪,无上的祖母死在了摇椅里。
在这样的家庭和生存环境中成长,很多孩子成为一个又一个“香奈儿”和“无上”就不足为怪了。
《看不见的孩子》最过人的地方是充分体现了贫困和阶层固化的历史原因和代际传递。
最令人痛心的故事来自达萨尼的外曾祖父琼恩。二战期间,琼恩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汽车机械师。
因为种族隔离制度,他所在的第370步兵团全部由黑人士兵组成。这个团参加了欧洲战场的多场重大战役,作战勇猛,英勇事迹几十年来甚至被载入意大利的小学课本,被意大利老百姓挂在嘴边。
琼恩本人也在战争中获得3枚铜星勋章、1枚美国战役奖章和1枚胜利奖章,光荣退役。但战争结束后,种族主义使琼恩没办法找到工作,也无法购买房屋。
《权利法案》让数百万得以靠奖学金和津贴上大学,靠慷慨的贷款和职业训练自己创业,靠政府担保的房贷买房。但琼恩这样的黑人却未能获益,因为职业培训项目主要以白人的需求为准。
埃利奥特在书中写道:“非裔美国人被剥夺了购买房产的权利,这为达萨尼继承代代相传的贫困打下了基础。”为了谋生,琼恩在短短7年间为17家公司工作过,他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最后郁郁而终。
埃利奥特用一个简单却有力的词就传达出了贫困和阶层固化的代际回声:“同一个”。
香奈儿和无上与儿童保护服务机构会面时,去的是无上小时候到过的同一个办事处;达萨尼的弟弟哈利克因袭击一名中年妇女被捕时,是在无上曾经被捕的同一个警察分局;奥本收容所曾经是一座医院,香奈儿的母亲乔安妮就出生在那里,57年后,她的骨灰坛被收容所的管理人员弃置在同一个建筑的垃圾堆里……
正如香奈儿告诉达萨尼的那样:“这是一个循环,它已发生过,以后还会发生。”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行跨学科探究的思想家之一。
书中所说的“崩溃”,是指某一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社会复杂程度骤降,终至瓦解。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人们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有些社会得以繁荣延续,有些社会却走向衰亡,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为了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戴蒙德延续其思考框架,聚焦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戴蒙德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将决定当今社会的兴盛或衰落。
这本《论中国》是他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基辛格在书中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外交传统,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
如果要盘点这些年阿信出过的“现象级畅销书”,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一定位列前茅。
这本书是一部宏大的、突破性的人类简史,融合了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旨在讲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三大基本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亚当·卢瑟福是集遗传学博士、BBC主持人、电影极客于一身的英国当红科普作家。
从基因的角度重写了20万年人类历史,原来,地球上存在过1000亿人,我们所有人都交织在复杂的血缘网络中。但我们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一本历史书。
为什么要强烈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呢?因为在爱因斯坦的所有书里,这本书是最容易看懂的了。
书中包含了爱因斯坦对这样一个世界的许多看法。比如他对自己犹太人身份的顾虑,他对世界和平的看法,他作为科学家的坚持……
这版《我的世界观》编译者方在庆教授还整理加入了爱因斯坦20多篇从未在中国发表的文章,能让你对爱因斯坦在相关话题上的见解有更立体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可能真的没见过她最美的样子。《这里是中国》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尽览中国的自然地理之美。
星球研究所花费三年的时间,打造出这本典藏级国民地理书,上市三年卖了100多万册,拿奖到手软:2019年“中国好书奖”,2021年获“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为什么中国没再次出现英伟达:1999年黄仁勋发明GPU,10个月后中国实施游戏禁令
“325例尸检病例,74%死亡由新冠疫苗引起”,这份爆炸性研究背后埋了坑
连续3枪跑进10秒10!谢震业10秒09亚军,落后东京奥运冠军0.01秒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2024高考 2024年山东公费生录取情况汇总!普通类最高分631分!
TUXEDO 推出 Linux 系统轻薄本 InfinityBook Pro 14 Gen9
BE6800M 规格,单 10G 网口:华硕展出 RT-BE86U 立式电竞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