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中,历史建筑犹如时光老人的珍贵信物,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上海不仅是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更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先行者。

  让我们跟随这本探讨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的深度之作——《向史而新》,一同探寻蕴藏在历史建筑背后的经历与故事,激活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活力。

  历史建筑包括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和建筑群、保留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涉及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上海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渊源深厚,留存了很多类型的大量历史建筑:上海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6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54处,文物保护点2746处 ;上海有1058 处优秀历史建筑,1片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44片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区,254处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保护道路与风貌保护街巷,84条风貌保护河道;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和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如此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需要充分挖掘其价值,建立完整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创新完善保护制度和机制,强化整体性保护,从而彰显上海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特征,将上海建成既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

  本书将理论综述与32个精选案例结合,通过细数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历史、阐释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与意义、分析代表性的保护实践案例,以期让读者能够更全面细致地理解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基础和由此带来的城市新风貌。

  第一章介绍了城市针灸模式下的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城市针灸术”,由于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建筑保护的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正慢慢的变多地被运用到近年来上海城市的历史保护和街区更新中。

  原吴同文宅、荣氏老宅、天平街道“邻里汇”、徐家汇源、上海音乐学院等案例充足表现了如何通过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改造,极大地改善旁边的环境,同时产生广泛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有效带动周边社区发展,实现地区复兴。

  上海音乐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外白渡桥等案例展示了城市重大工程历经多次城市空间演变,由社会文化导向影响相关区域建筑更新,从而带来社会效益的历程。这些案例的成功,使上海在每个方面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转型需求。

  同济大学文远楼、谈家桢与苏步青旧居等建筑通过巧妙的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华东电力管理局大楼、解放日报社的修缮与加建、绿之丘在复合利用下对土地权属的垂直划分催生了新的保护理念与价值取向。这些案例较为典型地反映了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价值取向层面的不断探索及创新。

  第二章梳理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转型。公共空间及其所承载的公共活动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与人之间自由交往的更大社会价值为驱动力。随时代的演变,公共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但公共空间“并没有消失,而是发生了重组”。

  1933老场坊华丽转身,从屠宰场变为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空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通过保留原有电厂的工业特色,成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典范。这两个案例体现了工业遗产的适应性与创新性应用,也展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趋势——从注重物质生产的工业时代到注重事件影响的经济腾飞时代,再到注重日常影响的文化发展时代。

  基础设施的复合利用能够在有限的用地条件内实现土地节约、公共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塑造。灰仓艺术空间与徐汇跑道公园,这两个案例正是对旧的留存和新的植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建筑实践,在闲置的滨水空间和机场跑道的有限用地范围内进行了顺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的复合功能尝试。

  徐汇滨江和杨浦滨江的转型带动了滨水岸线的复兴,为公众带来了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上海总商会大楼、四行仓库、华东政法大学等案例成为在功能和空间上串联滨水地区与城市腹地的关键,调整整个片区的功能结构和运转模式,并围绕公共活动激活历史文脉,嵌入基础设施和构筑物,建设ECO,同时形成新的城市文化景观。

  第三章阐述了上海城市更新中的风貌保护实践,主要介绍了三类城市更新对象——建筑遗产、工业厂区和历史住区。上海以往城市发展的特点是“拼贴城市”“有机生长”,未来上海的建设也将以这样的形式继续推进。在近年来新一轮城市发展中,怎么样处理好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有机生长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上海作为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外滩源、思南公馆、春阳里和张园的成片式保护和开发模式保留了城市历史肌理,实现了文脉的保护和延续。其中,外滩源更新涉及规划管理权力如何在空间特征要素的保护和控制中寻找作用的平衡点等问题;春阳里的更新较好地展现了政府主导的里弄成片保护改造中基于公共投资、为提升实际居住质量同时保留原本居民所进行的探索。

  武康路、上生·新所、今潮 8 弄和建业里的改造更新体现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典型地展示了上海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探索成果及其对于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案例引入的公共服务与所在社区形成了良好的融合,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

  上海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的更新基于土地权属垂直划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手段与现行城市道路管理规范,在二者之间形成了创造性的平衡,促成了功能单一的通行空间与城市商业及公共活动形成良好的复合。依托江湾体育场的创智天地开发等案例较好地体现了真实的生活与需求的发展对历史建筑功能、空间的适应性调整。同时,案例中的历史建筑也分别对其周边城市区域在整体层面的更新和发展发挥出鲜明的带动或优化作用,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互嵌合并深刻联结的良好体现。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既有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委会副主任、城乡建成遗产学委会理事,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建成环境再生、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更新。曾出版专著《关系的建筑学——原作2010—2021创作实践》(2021)、《芥子之境——原作的建构实验》(2021)、《关系的散文》(2015)、《建筑设计创意产业》(2005)等。

  2010年7月成立,主要负责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础性、事务性和技术性等方面工作。近年来,中心组织推进了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基础资料档案的编制工作,形成了历史建筑保护、人文、技术等综合完善的汇编资料,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与指导规程,累计完成150余项重点修缮工程,为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文化延续提供专业指导,积累了众多工程技术资料。

  中心旨在聚焦上海市历史建筑的修缮实录、工艺工法、匠心匠思,建立行业宣传和交流平台,更多地展示上海历史建筑的风貌与魅力,为提升优秀历史建筑在大众心中的认知度和参与感做出不懈努力。

  “历史建筑是城市宝贵的遗产,它们见证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一座建筑都是历史的缩影,每一处修缮都体现了对未来的期许。

  带上《向史而新》,在城市中穿梭,在CityWalk中体会上海历史建筑的独特魅力!